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在承德市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4-05-10 08:54:27

2024年4月24日)

汪振刚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社科联六届常委会委托,向六届次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六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2023年,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对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全市各项社科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抓好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阐释,先后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3次,写理论阐释文章20余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协助省社科联举办了主题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传承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第十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活动;参与完成了“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复兴力量——第五届全国红色基因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与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共同组织召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等等。全市社科战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增强。

第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汇聚全市社科界智慧力量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承德篇章。充分发挥人才和组织优势,立足社科联改革发展实际开展研究阐释,发挥资政建言作用。课题管理服务上,共批准立项454项,比上一年增长27%。全年共对288项结项课题按评定等次进行了资助,资助费用9.12万元,有效调动了社科工作者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刊《承德社会科学》出刊4期,发放到600多个部门单位和基层乡镇,对外交流到全国180多个大中城市。《社科成果专报》编报11期,其中,《关于数字经济助力承德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承德地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举措的调研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批示。组织编写完成了《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组织召开承德市社会科学新型智库专家座谈会,聘任36 人为承德市第二批社会科学新型智库专家,围绕“塞罕坝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民族团结”“文化产业升级”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开展系列专题研究攻关,切实发挥社科智库的作用。建立起咨询智库、人才智库、成果智库“三位一体”的社科服务平台,贯通课题研究、资源对接、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载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社科服务能力。

第三,坚持科普惠民便民,助力党的创新理论和社科知识更多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推动社科普及出新出彩。在宽城县举行了以“高举伟大旗帜,凝聚奋进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为主题的承德市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市各县区、驻承高校、基地、学会的100多位社科工作者参加了启动仪式,《承德日报》、承德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社科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与市新华书店联合举办“领读·荐书·全民阅读2023年河北省社科普及读书周”承德活动,邀请本土作者与群众交流互动,与会群众切身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市婚庆协会举办了“婚传承、礼传韵”和“拜月大典”,集结众多国风元素,以现场演绎的形式,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一系列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社科普及活动,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利用“承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将常态化的科普资源向网络资源转化,打造“不落幕”的科普活动。

第四,坚持用心用情服务,不断彰显社科联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切实搭建起理论与实践、党政部门与社科战线、专家学者与基层群众的坚实桥梁。配合省社科联及时对省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进行了复评。新命名了承德市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社科普及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社科研究基地等,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已发展到28个,社科普及基地38个,社科研究基地10个,这些社团组织和科普基地已经成为我市先进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充分发挥市社科联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引领社科类社会组织开展志愿公益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32次会议中,承德市社科联、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获得“2023年度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称号,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柳玉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洪宝获得“2023年度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以上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社科联六届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推动,得益于市社科联委员们履职尽责,担当奉献,得益于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及广大社科工作者共同努力、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社科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市社科研究力量总体偏弱,服务大局的质效还不够高,有影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社科名家还不够多,社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大,社科联合的整体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今年市社科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新的文化使命,持续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对社科联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把社科联真正打造成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团结奋进、温暖和谐的全市社科之家,以社科战线新气象新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社科界的力量。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全市社科联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教育。要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上有更高要求,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对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要旗帜鲜明亮态度,理直气壮敢斗争。

第二,坚持服务大局,提升社科研究水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指示精神等,深入开展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以承德市社会科学新型智库建设为牵引,着眼更加精准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的应用对策研究,以“小切口”推出一批顶事管用的研究成果。组织好市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和社科优秀青年专家评审。加强市社科基地建设和管理,以推出精品成果和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推动社科研究矩阵建设。

第三,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社会组织管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穿落实到社科联社会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举办好所属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工作培训,深入开展好系列联学共建活动,强化对社科类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对所属社会组织成立、换届、举办重大学术活动等事项依法依章程做好前置审核工作。切实加强课题发布立项、结项转化管理,确保社科研究始终关注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的正确导向。

第四,坚持为民惠民,擦亮科普品牌。要做到协同联动,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2024承德市社会科学普及月”集中示范活动。切实增强社科普及的吸引力、实效性,在形式载体、内容表达、话语体系上加强融合、创新突破,把“我们想说的”和“群众爱看的”结合起来,让社科普及更有生气、更见神采。动员全市社科力量广泛开展网上科普、基地科普、媒体科普、科普讲堂等经常性系列科普活动,组织市社科普及基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社科普及活动。

第五,坚持强化服务,增强联络协调效能。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织好市社科学术年会、社科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立足团结奋进、温暖和谐,加快建设社科服务平台,推动社科工作数字化。做好《承德社会科学》《承德市社科界社会发展研究报告》编撰工作。持续开展“社科战线大调研”,解难事、办好事,不断增强全市社科工作者的幸福感、获得感。想方设法加强社科联基层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重点领域和紧缺社科人才的培育,培育造就一批能够担纲顶梁的社科后备人才。

各位委员、同志们!做好新时代社科联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展现社科工作新气象新作为,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社科力量。


版权所有:承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联系地址:承德市行政中心西楼    邮政编码:067000

ICP备案号:冀ICP备15029328号-1